经义归一:唐永徽四年《五经正义》修订与科举标准的确立
公元 653 年,唐高宗李治永徽四年,大唐王朝在文化与教育领域迎来了一项里程碑式的举措 —— 朝廷正式下诏修订《五经正义》,并将其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。这一决策并非孤立的文化工程,而是与永徽年间科举制完善一脉相承的系统性改革:科举制拓宽了寒门入仕渠道,亟需
公元 653 年,唐高宗李治永徽四年,大唐王朝在文化与教育领域迎来了一项里程碑式的举措 —— 朝廷正式下诏修订《五经正义》,并将其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教科书。这一决策并非孤立的文化工程,而是与永徽年间科举制完善一脉相承的系统性改革:科举制拓宽了寒门入仕渠道,亟需
永徽三年(公元652年),岁在壬子。长安的冬雪尚未消融,太极宫深处便已掀起一场足以撼动李唐宗室根基的政治风暴。太宗李世民之女高阳公主与驸马房遗爱串联荆王李元景、驸马都尉柴令武等宗室勋贵,图谋发动政变推翻唐高宗李治的统治,事泄被捕。这场看似普通的谋反案,却在顾命
永徽元年(公元650年),岁在庚戌。初春的长安,寒意尚未完全褪去,太极宫内外却已弥漫着庄重而喜庆的气息。这一年,是唐高宗李治登基后的首个完整年度,“永徽”年号的寓意——“永固鸿基,徽音流芳”,在新年的朝贺声中愈发清晰。正月,李治下诏完成两项关乎帝国根基的重大典
永徽元年(公元650年)二月的长安,还带着几分残冬的凛冽。尚书省贡院外的老槐树上,最后几片枯叶正被寒风卷着打转,树下却挤满了踮脚翘首的士子——这是唐高宗李治登基后的第一场科举大考,新帝初立,朝野都盼着能选出些“能承贞观遗风”的俊彦。当吏部侍郎刘祥道亲自展开黄榜